铜陵“双非遗”:传统技艺在新媒体时代的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04
来源:人民资讯 浏览次数:536
7月3日,走进铜陵市郊区陈瑶湖镇麒凤村省级非遗传承基地——东乡一品堂。在这里,不仅近距离感受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武术”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狮子回”民俗文化的魅力,更恰逢一堂面向村民的“非遗自媒体推广”教学课程正在进行。
镜头聚焦:非遗魅力原汁原味
在东乡一品堂内,可以看到“狮子回”民俗中腾挪跳跃的雄狮风采、东乡武术刚柔并济的招式神韵,以及陈列在侧、承载着农耕记忆的传统器具。这些场景无声诉说着麒凤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乡土风情。
巧遇课堂:村民学习“新农具”
与静态展示区相呼应的,是一派新气象。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村民们正认真学习如何运用短视频拍摄、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技术。他们的“新农具”——手机屏幕上,正尝试将“狮子回”的热闹锣鼓、东乡武术的矫健身手,转化为吸引年轻受众的网络视听内容。省级非遗东乡武术代表性传承人谢为信表示:“自媒体给我们打开了新窗口,能让更多远方的朋友看到、感受到我们东乡文化的魅力,拉近了文化的距离。”
村委赋能:文化振兴强支撑
麒凤村两委对此次媒体探访和自媒体教学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有力组织。村委提前部署,积极动员村民参与配合拍摄与学习,确保了活动的有序开展。村书记在现场表示:“东乡一品堂是我们村重要的文化地标和精神家园。支持非遗的创新传播,就是擦亮麒凤村的文化名片,为我们的乡村振兴注入持久而深厚的文化动力。”
基地探源:传承创新有根基
东乡一品堂由东乡武术代表性传承人谢为信于2023年创立,已迅速发展成为集东乡武术研习、“狮子回”民俗展演、农耕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基地充分利用农闲时节开展教学交流,并积极组织参与各类文化展演活动,有效推动了非遗代表性项目走出村庄、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此次媒体见证下的“展示+教学”双线并行模式,正是该基地持续探索非遗传承与传播新路径的又一实践。
当主流媒体的专业镜头与村民手中的自媒体镜头共同聚焦麒凤村的“双非遗”瑰宝,一条融合传统精髓与现代传播手段的非遗焕新之路正越走越坚实。东乡一品堂的这次“双线实践”,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展示与教学,更彰显了乡村文化在坚守本源中拥抱创新、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的蓬勃活力。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9955260606 13965271177。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603516977@qq.com。
相关阅读
- 汇聚六国力量 共谱武术新篇 2025年澜湄武术训练营正式开营
- 烈日灼灼拳风烈,暑气腾腾武韵扬:吉林市首届全民健身民族武术展演
- 永春白鹤拳十八式正式发布 全球弟子齐聚共传非遗薪火
- “崆峒杯”武术大赛点燃热情,古镇“文商旅”融合大戏开启
- 省级非遗“法门武术”闪耀石桥古镇,谱写时代新篇
- 央视镜头下的峨眉武术:传承与活力共绽
- 虚拟现实邂逅中华武术:数智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新机遇
- 自贡彩灯、三星堆、峨眉武术……这场童谣展演唱出浓郁“川味”
- 2025年山西省武术散打锦标赛在运城开赛
- 2025年全国传统武术公开赛(南拳赛区)在大田火热开赛
- 青冈中俄武术交流:武聚情谊,文促前行
-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武术项目比赛在广西民族大学圆满闭幕